名句 | 一烽莫睹狼烟燧,四海不闻金革声 |
释义 | 一烽莫睹狼烟燧,四海不闻金革声喻良能 《王枢使生辰》出自宋代喻良能《王枢使生辰》:金华千古赤松宅,中有初平叱羊石。 注释参考狼烟狼烟 (lángyān) 烽火。相传中国古代边防报警时烧狼粪起的烟 smoke of wolves’ dung;fire beacon along the border to signal alarm 三道狼烟过碛来,受降城上探旗开。——薛逢《狼烟》四海四海 (sìhǎi) 指全国各地 the whole country 四海为家 将军既帝室之胄,信义著于四海。——《三国志·诸葛亮传》 大阉之乱,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,四海之大,有几人欤?——明· 张溥《五人墓碑记》 指世界各地 the whole world 放之四海而皆准 豪放、豁达 unconstrained 老牛说:“真是大手笔,四海得很”金革(1).谓军械和军装。《礼记·中庸》:“衽金革,死而不厌。” 孔颖达 疏:“金革,谓军戎器械也。” 朱熹 集注:“金,戈兵之属;革,甲胄之属。” 唐 白居易 《议守险策》:“以城池为固,以金革为备。” 清 恽本初 《泗上阻雨闻警》诗:“餘生本未辞金革,前路何曾厌癸庚。” (2).偏指武器。 郑观应 《盛世危言·教养》:“兽之猛者,用金革以杀之。” (3).借指战争。《礼记·曾子问》:“ 子夏 问曰:‘三年之丧卒哭,金革之事无辟也者,礼与?’” 孔颖达 疏:“人遭父母之丧,卒哭之后,国有金革战伐之事,君使则行,无敢辞辟。” 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檄移》:“其在金革,则逆党用檄,顺命资移。” 清 林则徐 《将出玉关得嶰筠前辈自伊犁来书》诗:“中原果得销金革,两叟何妨老戍边。” (4).车铃和车前革制的车饰。一说为缰绳上端的铜饰。 |
随便看 |
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,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