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梦断刀头,书开虿尾,别有相思随定 |
释义 | 梦断刀头,书开虿尾,别有相思随定史达祖 《齐天乐 中秋宿真定驿》出自宋代史达祖《齐天乐 中秋宿真定驿》:西风来劝凉云去,天东放开金镜。 注释参考梦断犹梦醒。 唐 李白 《忆秦娥》词:“簫声咽, 秦 娥梦断 秦 楼月。” 元 尹公远 《尉迟杯·题卢古溪响碧琴所》词:“何事梦断湖山,尚 九里 松声,八月潮怒。” 清 钱谦益 《西湖杂感》诗之五:“残灯彷彿朱衣语,梦断潮声夜殷牀。” 刀头(1).刀的尖端。亦指刀身。《宋书·胡藩传》:“以刀头穿岸,劣容脚指,於是径上,随之者稍多。” 唐 杜甫 《后出塞》诗:“千金装马鞭,百金装刀头。”《西游补》第七回:“你自家不敢出头,倒教三四寸乳孩儿拿着些柴头木片到俺这里来祭刀头,俺的宝刀头説与我,不要那些小廝们的血吃,要 章邯 血吃。” (2).“还”的隐语。还归。刀头有环,环、还音同。 唐 徐彦伯 《鼓吹曲辞·芳树》:“藳砧刀头未有时,攀条拭泪坐相思。” 宋 范成大 《余与陆务观自圣政所分袂留此为赠》诗:“一语相开仍自解,除书闻已趣刀头。” 明 杨珽 《龙膏记·藏春》:“临岐分手浑难定,浪卜刀头无準。”参见“ 大刀头 ”。 虿尾(1).虿的尾部。虿尾末端有毒钩。比喻毒之所在。《左传·昭公四年》:“ 郑子产 作邱赋。国人谤之,曰:‘其父死於路,己为蠆尾,以令於国,国将若之何?’” 杜预 注:“谓 子产 重赋,毒害百姓。” 唐 杜牧 《昔事文皇帝》诗:“曾经触蠆尾,犹得凴熊轩。” (2).借指蝎子。 清 曹寅 《题朴仙画<五毒图>》诗之二:“老蟇皤腹不避人,蠆尾爬沙白昼出。” (3).即虿发。 宋 苏轼 《次韵黄鲁直戏赠》:“细看卷蠆尾,我家真栗蓬。”参见“ 蠆髮 ”。 (4).比喻书法上的“趯”笔。亦泛指书法遒劲。 南朝 梁 庾肩吾 《书品》:“龙管润霜,游兹蠆尾。” 清 陈维崧 《刘逸民隐如》诗:“蠆尾与银钩,错落铺黄绢。” 康有为 《广艺舟双楫·传卫》:“家擅银钩,人工蠆尾。”参见“ 蠆尾银钩 ”。 有相(1).谓有贵相。 汉 王充 《论衡·命义》:“犹 高祖 初起,相工入 丰 沛 之邦,多封侯之人矣。未必老少男女俱贵而有相也。”《北史·齐纪中·文宣帝》:“﹝ 武明太后 ﹞及产,命之曰 侯尼于 , 鲜卑 言有相子也。” 唐 白居易 《自咏》:“形容瘦薄诗情苦,岂是人间有相人?” (2).指有贵相的人。《太平广记》卷三二八引 唐 戴孚 《广异记·阎庚》:“鬼云:‘ 庚 命贫,无位禄。’ 仁亶 问:‘何以致之?’鬼云:‘或绊得佳女,配之有相,当能得耳。’” (3).佛教语。佛教主张万有皆空,心体本寂。称造作之相或虚假之相为“有相”。相,指事物的形象状态。 唐 一行 《大日经疏》卷一:“可见可现之法,即为有相;凡有相者,皆是虚妄。” 唐 姚合 《过钦上人院》诗:“有相无相身,唯师説始真。” 章炳麟 《国故论衡·原名》:“何谓违宗?彼以物有如种极微也。而忌言人有菴摩罗识。因言无相者无有。詰之曰:如种极微有相不?则解矣。”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,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