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故人为邑士多称,繇赋宽赊狱讼平。 |
释义 | 故人为邑士多称,繇赋宽赊狱讼平。王安石 《送张颉仲举知奉新》出自宋朝王安石《送张颉仲举知奉新》故人为邑士多称,繇赋宽赊狱讼平。 注释参考人为人为 (rénwéi) 人造成 man-made;artificial 一种人为的装饰品 人去干、做 do (make) by person 事在人为士多方言。英语store的音译。商店;杂货店。 繇赋(1).徭役和赋税。繇,通“ 徭 ”。《汉书·景帝纪》:“不受献,减太官,省繇赋,欲天下务农蚕,素有畜积,以备灾害。”《宋书·明帝纪》:“频罹兵革,繇赋未休。” 宋 王安石 《送张颉仲举知奉新》诗:“故人为邑士多称,繇赋宽赊狱讼平。” (2). 明 代赋税之一。 明 沉榜 《宛署杂记·繇赋》:“赋分二等:曰正赋……曰繇赋,即各衙门人役杂费,奉文例于地亩徵派。” 宽赊犹宽缓;宽容。 唐 李白 《秦女休行》:“金鸡忽放赦,大辟得宽赊。” 宋 孔平仲 《孔氏谈苑·石学士盐》:“ 石曼卿 , 王氏 婿也,以馆职通判 海州 ,官满载私盐两船至 寿春 ,託知州 王子野 货之。时禁网宽赊, 曼卿 亦不为人所忌,於是市中公然卖学士盐。” 狱讼(1).讼事;讼案。《周礼·地官·大司徒》:“凡万民之不服教而有狱讼者,与有地治者听而断之,其附于刑者归于士。” 郑玄 注:“争罪曰狱,争财曰讼。” 贾公彦 疏:“狱讼相对,故狱为争罪,讼为争财。若狱讼不相对,则争财亦为狱。”《汉书·儿宽传》:“ 宽 既治民。劝农业,缓刑罚,理狱讼,卑体下士,务在於得人心。” 宋 苏舜钦 《论五事》:“臣窃见州县之吏,多是狡恶之人……或狱讼未具,遂停鞫劾,赋税起纳,无人催驱。” 清 方苞 《<周官>辨伪二》:“每见甿庶之家,嫠者改适,猜衅丛生,变诈百出,由是而成狱讼者十四三焉。” (2).诉讼。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:“诸侯朝覲者不之 丹朱 而之 舜 ,狱讼者不之 丹朱 而之 舜 ,謳歌者不謳歌 丹朱 而謳歌 舜 。” 晋 刘琨 《劝进表》:“謳歌者无不吟咏徽猷,狱讼者无不思于圣德。” (3).指诉讼者。 晋 陆机 《答贾长渊》诗:“狱讼违 魏 ,謳歌适 晋 。” 金 元好问 《拟贺登宝位表》:“圣神文武,克享皇天之心,狱讼謳歌,皆曰吾君之子。”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,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