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冬令将终尚未霜,伏阴犹强逊愆阳 |
释义 | 冬令将终尚未霜,伏阴犹强逊愆阳曾丰 《深冬积暖乍寒》出自宋代曾丰《深冬积暖乍寒》:冬令将终尚未霜,伏阴犹强逊愆阳。 注释参考冬令冬令 (dōnglìng) 冬季 winter 冬季的气候 climate in winter 春行冬令(春天的气候像冬天)尚未至今未曾;还没有。 例句:蔡东藩 《清史演义》第三回:“正是科尔沁部统领明安,尚未行礼,即大哭道“全部军士都败没了,贵统领布塞闻已战死了。” 生活的全部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尚未知道的东西,在于不断地增加更多的知识。──左拉 伏阴(1).盛夏中出现的寒气。谓气候反常。《左传·昭公四年》:“冬无愆阳,夏无伏阴。” 杜预 注:“伏阴,谓夏寒。”《国语·周语下》:“天无伏阴,地无散阳,水无沉气,火无灾燀。” (2).旧时迷信,谓道士或巫婆敬神、念咒后,灵魂即离体而去,聆受神的指示,以为人禳灾除病。这种做法,称为“伏阴”。《醒世恒言·薛录事鱼服证仙》:“其时道士手举法器,朗诵灵章,虔心禳解,伏阴而去,亲奏星官,要保护 薛少府 重还魂魄,再转阳间。” 愆阳亦作“ 愆暘 ”。阳气过盛。本谓冬天温和,有悖节令。后亦指天旱或酷热。《左传·昭公四年》:“夫冰以风壮,而以风出,其藏之也周,其用之也徧,则冬无愆阳,夏无伏阴。” 杜预 注:“愆,过也。谓冬温。”《逸周书·时训》:“草木不黄落,是为愆阳;蛰虫不咸俯,民多流亡。” 唐 白居易 《祈皋亭神文》:“去秋愆阳,今夏少雨,实忧灾沴,重困 杭 人。” 前蜀 杜光庭 《神仙感遇传·释玄照》:“今愆暘经时,国内荒饉,可致甘泽,以救生灵。” 明 刘基 《次韵石末公闵雨》:“岂意愆阳为沴气,忽过炎夏到秋风。”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,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