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此生若遇邢和璞,方信秦筝是响泉 |
释义 | 此生若遇邢和璞,方信秦筝是响泉苏轼 《破琴诗(并引)》出自宋代苏轼《破琴诗(并引)》:旧说,房琯开元中尝宰卢氏,与道士邢和璞出游,过夏口村,入废佛寺,坐古松下。 注释参考此生这辈子。 唐 李商隐 《马嵬》诗之二:“海外徒闻更九州,他生未卜此生休。”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一回:“这十年裡,我便课子读书,成就出一个儿子来,也算不虚度此生了。” 和璞亦作“ 和朴 ”。即 和氏 璧。亦借指美玉。《史记·范雎蔡泽列传》:“ 周 有砥砨, 宋 有结緑, 梁 有县藜, 楚 有 和 朴。” 三国 魏 曹植 《玄畅赋》:“思荐寳以继佩,怨 和 璞之始鐫。” 唐 白居易 《三十四牧宰考课策》:“虽有 和 璞之真,不能识也。” 明 张居正 《七贤咏》序:“ 和 璞之緼玄巖,非独鉴冥搜者,谁得而寳之。”参见“ 和氏璧 ”。 秦筝古 秦 地(今 陕西 一带)的一种弦乐器。似瑟,传为 秦 蒙恬 所造,故名。 三国 魏 曹丕 《善哉行》:“ 齐 侣发东舞, 秦 筝奏西音。” 晋 潘岳 《笙赋》:“ 晋野 悚而投琴,况 齐 瑟与 秦 筝。” 唐 岑参 《秦筝歌送外甥萧正归京》诗:“汝不闻 秦 筝声最苦,五色缠弦十三柱。” 宋 晏几道 《蝶恋花》词:“细看 秦 筝,正似人情短。” 清 陈维崧 《鹧鸪天·苦雨和蘧庵先生》词:“雪登麦积 秦 筝苦,雨歇丛臺 赵 女娇。” 响泉古琴名。 唐 李绰 《尚书故实》:“ 李汧公 取桐孙之精者,杂缀为之,谓之百纳琴,用蜗壳为徽,其间三面尤絶异。通谓之响泉、韵磬,絃一上可十年不断。” 宋 王谠 《唐语林·补遗二》:“ 李汧公 镇 宣武 ,好琴、书。自造琴,取新旧桐材扣之,合律者裁而胶缀。所蓄二琴殊絶,其名‘响泉’、‘韵磬’者也。” 宋 苏轼 《破琴》诗叙:“度数形名本偶然,破琴今有十三絃。此生若遇 邢和璞 ,方信 秦 筝是响泉。”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,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