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王维《游悟真寺》
闻道黄金地,仍开白玉田。掷山移巨石,咒岭出飞泉。
猛虎同三径,愁猿学四禅。买香然绿桂,乞火踏红莲。
草色摇霞上,松声泛月边。山河穷百二,世界接三千。
梵宇聊凭视,王城遂渺然。灞陵才出树,渭水欲连天。
远县分诸郭,孤村起白烟。望云思圣主,披雾隐群贤。
薄宦惭尸素,终身拟尚玄。谁知草庵客,曾和柏梁篇。
注释参考
草庵
亦作“ 草菴 ”。 1.草房,草舍。《宋书·沉庆之传》:“营内多幔屋及草菴,火至輒以池水灌灭,诸军多出弓弩夹射之, 蛮 败走。” 北齐 颜之推 《颜氏家训·风操》:“ 梁 世被繫劾者,子孙弟姪,皆诣闕三日,露跣陈谢……若配徒隶,诸子并立草庵於所署门,不敢寧宅,动经旬日,官司驱遣,然后始退。” 王利器 集解引 卢文弨 曰:“庵,乌含切,《广韵》:‘小草舍也。’”
(2).特指小寺庙或庵堂。 唐 寒山 《诗》之一二九:“鸟语情不堪,其时卧草庵。” 宋 秦观 《显之禅老许以草庵见处作诗以约之》:“偶成二老风流事,不是三乘宿草庵。” 宋 朱熹 《宿休庵用德功间韵赠陈道人》:“暮入千峰里,寒栖一草菴。”
柏梁篇
泛指应制之作。 唐 王维 《奉和圣制重阳节宰臣及群官上寿应制》:“四海方无事,三秋大有年……无穷菊花节,长奉柏梁篇。”参见“ 柏梁体 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