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半顷莱田供伏腊,一间茅屋老升平 |
释义 | 半顷莱田供伏腊,一间茅屋老升平方岳 《西崦》出自宋代方岳《西崦》:西崦东冈取次行,倚松小立又诗成。 注释参考莱田荒地。《隋书·礼仪志二》:“ 后周 仲春教振旅,大司马建大麾于莱田之所。”《明史·循吏传·陈幼学》:“政务惠民,积粟万二千石以备荒,垦莱田八百餘顷。” 伏腊亦作“ 伏臈 ”。1.古代两种祭祀的名称。“伏”在夏季伏日,“腊”在农历十二月。《史记·留侯世家》:“ 留侯 死,并葬黄石,每上冢伏腊,祠 黄石 。”《后汉书·孝明帝纪》:“今百姓送终之制,竞为奢靡。生者无担石之储,而财力尽於坟土。伏腊无糟糠,而牲牢兼於一奠。” 明 唐顺之 《皇陵行》:“伏臈烝尝时不后,清明寒食更浇酒。” (2).指伏祭和腊祭之日,或泛指节日。 汉 杨恽 《报孙会宗书》:“田家作苦,岁时伏腊,烹羊炮羔,斗酒自劳。”《周书·晋荡公护传》:“每四时伏腊, 高祖 率诸亲戚,行家人之礼,称觴上寿。”《梁书·处士传·何胤》:“每伏腊放囚还家,依期而返。” 清 钱谦益 《寿何峄县序》:“两从叔翩翩少年,岁时伏腊,与先生辈徵逐讌饮,有承平王孙之乐。” (3).借指生活或生活所需的物质资料。 唐 白居易 《江楼早秋》诗:“欲作云泉计,须营伏臈资。” 宋 苏舜钦 《答韩持国书》:“此虽与兄弟亲戚相远,而伏腊稍充足,居室稍宽。”《金史·王去非传》:“督妻孥耕织以给伏腊。” 一间表数量。用于桥梁、房屋。《六韬·军用》:“渡沟壍飞桥一间,广一丈五尺,长二丈以上。” 唐 韩愈 《题楚昭王庙》:“犹有国人怀旧德,一间茅屋祭 昭王 。”《朱子语类》卷八:“先去修治,得一间半房。” 谓相距极近。间,间隙。《孟子·尽心下》:“sha1-1人之父,人亦杀其父;sha1-1人之兄,人亦杀其兄;然则非zi1-1杀之也,一间耳。” 赵岐 注:“一间者,我往彼来,间一人耳。与zi1-1杀其亲何异哉?”《二程遗书》卷十二:“若孔乃在其中焉,此未达一间也。” 清 李渔 《闲情偶寄·词曲》:“嘻!续《西厢》者之才,去作《西厢》者,止争一间。” 梁启超 《法理学大家孟德斯鸠之学说》:“以古代 希腊 罗马 之制,为民主政之极则,而于法治之真精神,尚一间未达也。” 茅屋茅屋 (máowū) 用芦苇、稻草等苫盖屋顶的简陋房子 thatched cottage;hut升平升平 (shēngpíng) 太平 peaceful 升平之世 歌舞升平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,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