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旌旛上下,葆羽葳蕤 |
释义 | 旌旛上下,葆羽葳蕤佚名 《虞主歌》出自宋代佚名《虞主歌》:转紫芝。 注释参考旌旛亦作“ 旌幡 ”。泛指旗帜。《穀梁传·庄公二十五年》“天子救日置五麾” 晋 范宁 注:“麾,旌幡也。” 唐 雍陶 《赠金河戍客》诗:“戍远旌幡少,年深帐幕低。” 唐 方干 《侯郎中新置西湖》诗:“烟雾未应藏岛屿,鳧鷖亦解避旌旛。” 上下上下 (shàngxià) 高处和低处;上面和下面;职位上较高的和较低的人 high and low 上下同欲者胜。——《孙子·谋攻》 鸣声上下,游人去而禽鸟乐也。——宋· 欧阳修《醉翁亭记》 上下天光,一碧万顷。——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 辈分上较高的和较低的人 old and young 全家上下都很高兴 从上面到下面 up and down 上下打量着这位陌生人 指程度上高低、优劣 relative superiority or inferiority 不分上下 用在数量词后,表示概数;左右 about 今年一亩地能有一千斤上下的收成 这位先生今年五十上下 称衙门中的差役 bailiff in a feudal yamen 这般炎热,上下只得担待一步!——《水浒传》葆羽仪仗名。以鸟羽为饰。 清 黄遵宪 《公祭沉文肃公祠》诗:“愿公遣使携葆羽,垂手接引援上天。”参见“ 羽葆 ”。 葳蕤葳蕤 (wēiruí) 草木茂盛,枝叶下垂的样子 hanging down in clusters 上葳蕤而防露兮。——《楚辞·七谏·初放》 羽盖葳蕤。——张衡《东京赋》 葳蕤自生光。——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 委顿;委靡不振 weary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,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