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奥妙玄微,不索猜疑 |
释义 | 奥妙玄微,不索猜疑范康 《【双调】新水令_乐道老来方》出自元代范康《【双调】新水令_乐道老来方》:乐道。 注释参考奥妙(1) [marvellous;mysterious;wonderful]∶深奥微妙 这些技术经验,不靠实践是一辈子也不会知道其中的奥妙的。——吴伯箫《记一辆纺车》 (2) [secret;what's behind it]∶指隐藏或还没有被认识的内容或道理 其中并无奥妙 不难明白其中的奥妙 详细解释1.深奥微妙。 汉 傅毅 《琴赋》:“尽声变之奥妙,抒心志之鬱滞。” 唐 贾岛 《寄武功姚主簿》诗:“静棋功奥妙,闲作韵清凄。” 宋 王禹偁 《送柴侍御赴阙序》:“观其议一事,出一言,必能达今古之变通,极天人之奥妙。” 冰心 《寄小读者》六:“大人的思想,竟是极高深奥妙的,不是我们所能测度的。” 2.秘密;秘诀。《古今小说·滕大尹鬼断家私》:“这是我的行乐图,其中自有奥妙。你可悄悄地收藏,休露人目。”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一回:“他是曾经发达过的人,晓得其中奥妙。” 老舍 《四世同堂》四四:“他将要去定多少桌喜酒,怎样把菜码略微一调动便可以省一元钱,而教一般的客人看不出其中的奥妙。” 玄微(1).深远微妙。 晋 袁宏 《后汉纪·明帝纪下》:“﹝佛﹞有经数千万……世俗之人以为虚诞,然归於玄微深远,难得而测。” 唐 周贺 《赠姚合郎中》诗:“道从会解唯求静,诗造玄微不趁新。” 清 王夫之 《薑斋诗话》卷二:“ 敬美 论诗,大有玄微之旨。” (2).深远微妙的义理。 唐 李景亮 《李章武传》:“以 章武 精敏,每访辨论,皆洞达玄微,研究原本,时人比 晋 之 张华 。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十九:“梦寐能通造化机,天教达识剖玄微。” 陈蜕 《足疾一百馀日九月廿三始杖行室中》诗:“悟彻玄微息息通,此身原在有无中。” (3).指高空,天空。 唐 郭周藩 《谭子池》诗:“言讫辞冲虚,杳蔼上玄微。” 不索(1).不需要;不必。《京本通俗小说·错斩崔宁》:“功名二字,是俺本领前程,不索贤卿忧虑。” 元 纪君祥 《赵氏孤儿》第二折:“也不索把咱来厮陪奉。”《水浒传》第四回:“不索哥哥説,洒家都依了。” (2).不应该。 元 无名氏 《渔樵记》第一折:“我如今空学成这般赡天才,也不索着我无一搭儿安身处。” 猜疑猜疑 (cāiyí) 没有根据地怀疑别人;怀疑别人做事针对自己 feel jealous;take a strong dislike to person 猜疑某人有偷窃的行为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,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