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客馆可应堪倒屣,芜编曾不累悬衡 |
释义 | 客馆可应堪倒屣,芜编曾不累悬衡毛滂 《次韵曾公衮》出自宋代毛滂《次韵曾公衮》:翩翩公子蚤知名,诗句年来特地清。 注释参考客馆客馆 (kèguǎn) 古时招待宾客的馆舍 guest house倒屣亦作“ 倒屧 ”。1.急于出迎,把鞋倒穿。《三国志·魏志·王粲传》:“时 邕 才学显著,贵重朝廷,常车骑填巷,宾客盈坐。闻 粲 在门,倒屣迎之。 粲 至,年既幼弱,容状短小,一坐尽惊。 邕 曰:‘此 王公 孙也,有异才,吾不如也。’”后因以形容热情迎客。 唐 皮日休 《初夏即事寄鲁望》诗:“敲门若我访,倒屣欣逢迎。”屣,一本作“ 屧 ”。 元 任昱 《折桂令·同友人联句》曲:“既有当壚,毋劳倒屣,便可投辖。” 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媚座》:“吾辈得施为,正好谈心花底;兰友瓜戚,门外不须倒屣。” (2).指从坐席上匆忙避开。《西京杂记》卷二:“ 衡 邑人有言《诗》者, 衡 从之与语,质疑。邑人挫服,倒屣而去。” 悬衡(1).挂起秤。《淮南子·说林训》:“循绳而斲则不过,悬衡而量则不差。” (2).即天平。 唐 刘禹锡 《相和歌辞·贾客词》:“心计析秋毫,捶鉤侔悬衡。”参见“ 天平 ”。 (3).谓轻重相等,势均力敌。 五代 齐己 《酬西蜀广济大师兄见寄》诗:“ 楚 外已甘推絶唱, 蜀 中谁敢共悬衡。” (4).公布法度。《汉书·邹阳传》:“臣闻 秦 倚 曲臺 之宫,悬衡天下,画地而不犯。” 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:“言其悬法度於其上也。” (5).指对法度的严格执行。 唐 元稹 《令狐楚等加阶制》:“端慎严恪,夙夜在公,按度悬衡,守而不失。” (6).比喻一统。 清 姚鼐 《咏古》:“ 秦皇 服 胡 越 ,六合归悬衡。”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,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