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  词典首页

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词名句:

 

名句 立身惟耿耿,谗口遂狺狺
释义

立身惟耿耿,谗口遂狺狺

张嵲 《送人赴阙》

出自宋代张嵲《送人赴阙》:

宗庙璵璠器,皇家柱石臣。
策名存紫府,佐世值昌辰。
德懋膺宸眷,才雄处要津。
文辞追贾马,宾望并荀陈。
共贵丰年玉,咸推席上珍。
荐延言有味,发摘政发神。
既畏西门猛,兼怀郑产仁。
化民几变鲁,群盗遂奔秦。
峻节推邦直,高风从佞人。
立身惟耿耿,谗口遂狺狺
一出修门道,重尝未下莼。
岂同游泽畔,讵类卧漳滨。
逸兴倾醇酎,清谈岸角巾。
处屯常若泰,在屈每如神。
忽下泥金诏,初回雨露春。
巾车趋象阙,鸣玉觐枫宸。
江汉终归海,风花复坠茵。
途长知騄骥,霜后识松筠。
道合明良旧,恩濡宠数新。
调元归大鼐,燮理属洪钧。
贱子独何者,龙门亦有宾。
承颜常数数,惠训每谆谆。
屡赏王濛语,宁遗赵壹贫。
数言真可诵,一语足书绅。
他日承题品,今朝冀选抡。
知归如有地,拜赐送无垠。
菅蒯虽何用,驽骀尚可驯。
傥能收散诞,幸免屡逡巡。
怅别瞻行旆,衔恩睇后尘。
祝公闻政日,著意念穷鳞。

注释参考

立身

[make one's home; preserve one's life; find a secure jobe; take shelter] 安身,存身

几无立身之地。——《广东军务记》

详细解释

(1).处世、为人。《孝经·开宗明义》:“立身行道,扬名於后世,以显父母,孝之终也。”《史记·太史公自序》:“且夫孝始於事亲,中於事君,终於立身。”《周书·李和传》:“ 宇文庆和 ,智略明赡,立身恭谨,累经委任,每称吾意。” 唐 寒山 《诗》之一○一:“立身既质直,出语无諂諛。” 鲁迅 《华盖集·论辩的魂灵》:“是处世的宝训,立身的金箴。”

(2).立足;安身。《太平广记》卷四二七引 唐 张读 《宣室志·李徵》:“吾子以文学立身,位登朝序,可谓盛矣!”《平山冷燕》第十一回:“ 宋信 在 扬州 ,被 冷降雪 在 陶进士 、 柳孝廉 面前出了他的丑后,而传出来人人嘲笑,故立身不牢。”

耿耿

耿耿 (gěnggěng) 心中挂怀,烦躁不安的样子 be troubled 夜耿耿而不寐兮,魂茕茕而至曙。——《楚辞·屈原·远游》 耿耿于怀 明亮;显著;鲜明 bright;shining 秋河曙耿耿,寒渚夜苍苍。——谢眺《夜发新林至京邑》 诚信守节的样子 dedicated 忠心耿耿为祖国 进雄鸠之耿耿兮,谗介介而蔽之。——汉· 刘向《九叹·惜贤》

谗口

说坏话的嘴;谗人。《诗·小雅·十月之交》:“无罪无辜,谗口嚣嚣。” 唐 罗隐 《寄郑补阙》诗:“未必便为谗口隔,只应贪草諫书忙。” 明 孙柚 《琴心记·廷尉伸冤》:“谁知机伏,塞马生愁,虚排忠义,受寃谗口。” 明 沉德符 《野获编补遗·台省·苛求姓名》:“古来以姓名谤人者,如 裴度 之緋衣坦腹, 宋郊 之国姓祀天,谗口造言,为千古痛恨。”

狺狺

(1).犬吠声。《楚辞·九辩》:“猛犬狺狺而迎吠兮,关梁闭而不通。” 朱熹 集注:“狺,犬争吠声。” 宋 陆游 《旅舍》诗:“勿为无年忧寇窃,狺狺小犬护篱门。” 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义犬》:“犬泅出,至有人处,狺狺哀吠。” 王蒙 《浮光掠影记西德》二:“嘲笑 柯岩 的话音未落,传来了狺狺的狗叫声。”

(2).比喻议论中伤之声喧嚷。《后汉书·文苑传下·赵壹》:“虽欲竭诚而尽忠,路絶嶮而靡缘。九重既不可启,又羣吠之狺狺。” 唐 白居易 《与杨虞卿书》:“其餘附离之者,恶僕独异,又信狺狺吠声,唯恐中伤之不获。” 王闿运 《严伯受甫哀词》:“聊避俗之狺狺兮,就玄壙以塞吾听。”

(3).比喻争辩不休。 清 钱谦益 《太仆寺卿周公神道碑铭》:“迨癸亥内计,极论阉与其私人 郭巩 交关乱政状…… 巩 被弹,犹狺狺不相下。” 清 刘鹗 《<老残游记续集遗稿>自序》:“呜呼!以此更虚於梦之百年,而必孜孜然,斤斤然,駸駸然,狺狺然,何为也哉?”

随便看

 

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,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2-2024 Abctj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:2025/2/24 4:16:0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