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珊珊媚骨吴兴体,书法由来见性真 |
释义 | 珊珊媚骨吴兴体,书法由来见性真陈独秀 《金粉泪(56首)》出自近现代陈独秀《金粉泪(56首)》:珊珊媚骨吴兴体,书法由来见性真。 注释参考珊珊(1) [clink]∶形容衣裙玉珮的声音 动雾縠以徐步兮,拂墀声之珊珊。——宋玉《神女赋》 时闻杂佩声珊珊。——杜甫《郑驸马宅宴洞中》 (2) [(of lady's manner of walking) leisurely]∶轻盈、舒缓的样子;美好的样子 三五之夜,明月半墙,桂影斑驳,风移影动,珊珊可爱。——明· 归有光《项脊轩志》 详细解释(1).玉佩声。 唐 杜甫 《郑驸马宅宴洞中》诗:“自是 秦 楼压 郑谷 ,时闻杂佩声珊珊。” 元 白朴 《梧桐雨》第二折:“玉佩丁东响珊珊。” (2).形容风雨等声音。 唐 元稹 《琵琶歌》:“一弹既罢又一弹,珠幢夜静风珊珊。” 宋 辛弃疾 《临江仙》词:“夜雨南塘新瓦响,三更急雨珊珊。” (3).晶莹貌。 前蜀 韦庄 《白樱桃》诗:“只应 汉武 金盘上,泻得珊珊白露珠。” 宋 张孝祥 《鹧鸪天》词:“情脉脉,泪珊珊,梅花音信隔关山。” (4).高洁飘逸貌。 袁枚 《随园诗话》卷一引 清 奇丽川 《和高青邱梅花》诗:“珊珊仙骨谁能近,字与 林 家恐未真。” 清 张诩 《摸鱼儿·吴门喜晤梦华》词:“堪喜处,是仙骨珊珊,久脱风尘苦。” 清 吴兰修 《黄竹子传》:“ 竹子 乃淡妆雅服,玉骨珊珊,花灯晨夕,一上氍毹,令人心爽。” (5).缓慢移动貌,常用以形容女子步态。 明 梅鼎祚 《昆仑奴》第三折:“步珊珊,环珮长;动霏霏,罗綺香。” 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连琐》:“一更向尽,有女子珊珊自草中出,手扶小树,低首哀吟。” 苏曼殊 《断鸿零雁记》第三章:“忽有古装夫人,珊珊来至吾前。” 媚骨媚骨 (mèigǔ) 比喻奉承阿谀的气质、品格 obsequiousness 奴颜媚骨吴兴体赵孟頫 的字体。 清 纪昀 《阅微草堂笔记·槐西杂志三》:“ 桐城 姚别峰 ,工吟咏,书仿 赵 吴兴 ,神骨逼肖。尝摹吴兴体作伪迹,薰闇其纸,赏鉴家弗能辨也。”参见“ 吴兴 ”。 书法书法 (shūfǎ) 书写艺术,特指用毛笔写汉字的艺术 calligraphy 中国之画与书法为缘,而多含文学之趣味。——蔡元培《图画》由来由来 (yóulái) origin 事情发生的原因 历来;自始以来;从发生到目前 由来已久性真(1).性情真率。 唐 陆龟蒙 《添酒中六咏》序:“ 鹿门子 示余《酒中十咏》,物古而词丽,旨高而性真,可谓穷天人之际矣。” (2).指天真烂漫。 明 张居正 《应制题百子图》诗:“少小看头角,嬉游总性真。” (3).谓真性。《楞严经》卷三:“性真圆融,皆如来藏,本无生灭。” 清 阮葵生 《茶馀客话》卷五:“人生太閒则别念窃生,太忙则性真不见。”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《太平天囯·太平天囯天条书》:“天条十款当遵守,切莫鬼迷昧性真。”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,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