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晚年刻意玄虚讲,蚤岁留心翰墨场 |
释义 | 晚年刻意玄虚讲,蚤岁留心翰墨场喻良能 《陈知府体仁和予七夕试院诗并以龙涎数十饼为》出自宋代喻良能《陈知府体仁和予七夕试院诗并以龙涎数十饼为》:八郡经生满鱣堂,那能斗酒博西凉。 注释参考晚年[old age;one's evening (later,remaining) years] 老年人一生中最后阶段 详细解释(1).年老之时。《梁书·夏侯亶传》:“晚年颇好音乐。” 唐 包佶 《发襄阳后却寄gong1*1安人》诗:“晚年多疾病,中路有风尘。”《警世通言·老门生三世报恩》:“人道他晚年一第,又居冷局,替他气闷,他欣然自如。” 梁斌 《红旗谱》五一:“他老早就想过田园生活:茅屋三椽,老枣数株,二亩田园,一口小井,一把辘轳,就足以娱晚年了。” (2).末年。 宋 欧阳修 《六一诗话》:“ 唐 之晚年,诗人无復 李 杜 豪放之格,然亦务以精意为高。” 刻意(1) [control one's desire]∶克制欲望 刻意,则行不肆 (2) [sedulously;painstakingly;with intensive attention]∶用上全部心思 刻意求工 刻意求精 详细解释(1).克制意志。《庄子·刻意》:“刻意尚行,离世异俗。” 陆德明 释文:“谓削意令峻也。”《后汉书·党锢传序》:“刻意则行不肆,牵物则其志流。” 李贤 注:“刻意,刻削其意不得自恣也。” (2).潜心致志;用尽心思。 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通变》:“才颖之士,刻意学文。” 宋 文天祥 《知韶州刘容斋墓志铭》:“早刻意词科,书无不读。” 清 袁枚 《随园诗话》卷十:“ 金陵 曹淡泉 秀才,以‘一夕春风煖,吹红上海棠’一联,为予所赏;遂刻意为诗。” 柯灵 《香雪海·团圆》:“她并不刻意修饰,可是整整齐齐,有模有样。” 玄虚玄虚 (xuánxū) 形容道的玄远虚无,也指玄远虚无的道;形容神秘莫测,使人摸不透 deceitful trick;mystery 故弄玄虚蚤岁早年。指年少之时。蚤,通“ 早 ”。 宋 朱熹 《<中庸章句>序》:“ 熹 自蚤岁,即尝受读而窃疑之。沉潜反復,盖亦有年。” 明 董其昌 《画禅室随笔·杂言上》:“ 嘉兴 有 济舟和尚 ,蚤岁不曾识字,因口授礼观音文。” 清 钮琇 《觚賸续编·淄川小圣人》:“ 淄川 孙先生 名 若羣 ,学赡品端,言动有则,乡里咸称小圣人,蚤岁成进士。” 留心[keep careful account of;be careful;keep one's eyes open;look out;take care] 小心;注意 留心别写错了 详细解释(1).留下不走的心意。《史记·孙子吴起列传》:“夫 吴起 贤人也,而侯之国小,又与彊 秦 壤界,臣窃恐 起 之无留心也。” (2).关注;关心。《文子·微明》:“圣人常从事於无形之外,而不留心於已成之内。”《宋书·何尚之传》:“刑罚得失,治乱所由,圣贤留心,不可不慎。” 金 元好问 《善人白公墓表》:“子男五人,长曰 彦升 ,留心典籍而不就举选。” 邹韬奋 《经历》四四:“稍稍留心 中国 救国运动的人,没有不知道有 沉钧儒 先生其人。” (3).小心;当心。 鲁迅 《书信集·致萧军萧红》:“和朋友谈心,不必留心,但和敌人对面,却必须刻刻防备。” 周而复 《上海的早晨》第一部三:“她边走边嘀咕,一个不留心,滑的一下掉在一个半人深的臭水沟里。” 翰墨场犹翰墨林。 南朝 宋 谢瞻 《张子房诗》:“济济属车士,粲粲翰墨场。” 唐 杜甫 《壮游》诗:“往昔十四五,出游翰墨场。” 宋 张孝祥 《鹧鸪天·上元设醮》词之三:“忆昔追游翰墨场, 武夷 仙伯较文章。”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,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