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是赋受不凡,仁而宜寿,笑渠谄子,徒费辞繁 |
释义 | 是赋受不凡,仁而宜寿,笑渠谄子,徒费辞繁程节斋 《沁园春(寿许宰二月初一)》出自宋代程节斋《沁园春(寿许宰二月初一)》:三百篇诗,三十六篇,以祈寿言。 注释参考不凡不凡 (bùfán) 不平凡,不一般 out of the common run;out of the ordinary 举止不凡谄子逢迎拍马的人。《后汉书·明帝纪》:“先帝詔书,禁人上事言圣,而閒者章奏颇多浮词,自今若有过称虚誉,尚书皆宜抑而不省,示不为諂子蚩也。” 宋 陆游 《题明皇幸蜀图》诗:“向来諂子知几人,贼前称臣草间活。” 清 李慈铭 《越缦堂读书记·左传补注》:“以 孔冲远 为卖国之諂子,以 啖助 等为儇恶。” 费辞亦作“ 费词 ”。1.多费言词;饶舌。 南朝 梁 何逊 《七召》:“言未毕,先生摄衣而起曰:‘子前所説,似玉巵之无当,徒费辞而难领。’” 唐 张太古 《观生束修判对》:“各宜知理,奚至费词。” 明 吴承恩 《慰友人》诗:“碧空瞥见雁排字,緑树已无鸎费词。” 梁启超 《祭蔡锷文》:“呜呼!自吾 松坡 之死,国中有井水饮处皆哭,寧更待吾之费词。” (2).多馀的言词;废话。 宋 尹洙 《故龙图阁直学士朝散大夫尚书刑部郎中刘公墓表》:“无溢言费辞以累其实,后之人欲见公德业,当视於斯文为不诬矣。” 清 黄六鸿 《福惠全书·刑名·保辜》:“况保辜一状,早已定其供招,夫后来之检审,又可以无费词矣。” 刘师培 《文说·和声》:“又如‘遑暇’重言,‘庸何’并列,‘期期’象口吃之声,‘耳耳’表不然之意,虽施诸縑墨,係属费词,然传其声貌,非此莫由。”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,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