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僧床迫窄,堂供萧疏 |
释义 | 僧床迫窄,堂供萧疏释师范 《偈颂七十六首》出自宋代释师范《偈颂七十六首》:五峰门下,百种全无。 注释参考迫窄(1).逼近;接近。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“迫,斯可以见矣” 汉 赵岐 注:“迫窄则可以见之。” 焦循 正义:“《説文·竹部》:云:‘笮,迫也。’《辵部》云:‘迫,近也。’盖谓君既来近我,我则可以见之。窄即笮字,又通作迮。” (2).范围小,狭窄。 宋 欧阳修 《相度并县牒》:“其餘地里迫窄,人户凋零。”《朱子语类》卷一二七:“然今之 武昌 非昔之 武昌 , 吴 都 武昌 乃今 武昌县 ,地势迫窄,只恃前一水为险耳。” 清 丘逢甲 《汕头海关歌寄伯瑶》:“以其货来以人往,大舱迫窄不能位。” (3).窘迫;困顿。 宋 司马光 《穷兔谣》之一:“鶻翅崩腾来九霄,兔命迫窄无所逃。” 金 刘迎 《赠董丞秉国》诗:“迫窄十年冠盖场,谁怜 王 谢 有诸郎。” 萧疏萧疏 (xiāoshū) 凄凉的,孤寂的 desolate;be sparse but graceful;be thinly scattered 白云飞雨过南山,碧落萧疏春色闲。——《封神演义》 清冷疏散;稀稀落落的 thinly scattered 瓠叶转萧疏。——杜甫《除架》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,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