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廊然形影消,所见惟清虚 |
释义 | 廊然形影消,所见惟清虚孔武仲 《忆九江呈李端叔》出自宋代孔武仲《忆九江呈李端叔》:家园大江东,清湓映匡庐。 注释参考形影(1) [(of an object) form and shadow]∶物体和身影 形影不离 (2) [a person's sillouette]∶身体的影子 她的形影不时地出现在他的脑海中 详细解释(1).人的形体与影子。 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交际》:“若乃轻合而不重离,易厚而不难薄,始如形影,终为参辰。” 宋 赵彦卫 《云麓漫钞》卷十一:“余又於 左 氏二书参焉,若形影然,而世人往往攘臂於其间。” 清 沉复 《浮生六记·闺房记乐》:“自此耳鬢相磨,亲同形影,爱恋之情有不可以言语形容者。” (2).影踪;迹象。《荀子·礼论》:“事死如事生,事亡如事存,状乎无形影,然而成文。” 明 袁宏道 《致沉广乘书》:“唯有一段没证见的是非,无形影的风波,青岑可浪,碧海可尘,往往令人趋避不及,逃遁无地,难矣,难矣!” 老舍 《骆驼祥子》十九:“看着香火的跳动,他假装在火苗上看见了一些什么形影,心中便祷告着。” 所见(1).看到的。《晋书·嵇康传》:“何所闻而来?何所见而去?” 唐 韩愈 《谢自然诗》:“入门无所见,冠屨同蜕蝉。” 清 昭槤 《啸亭杂录·孙文定公》:“人君耳习於所闻,则喜諛而恶直;目习於所见,则喜柔而恶刚。” (2).犹见解;意见。《汉书·儒林传·严彭祖》:“ 孟 弟子百餘人,唯 彭祖 、 安乐 为明,质问疑谊,各持所见。” 唐 韩愈 《论孔戣致仕状》:“蒙陛下厚恩,苟有所见,不敢不言。” 明 叶盛 《水东日记·奏请午朝》:“惜乎当时外间诸公所见不同,反不足以副其意耳。” 清虚(1).清净虚无。《文子·自然》:“ 老子 曰:‘清虚者天之明也,无为者治之常也。’” 三国 魏 阮籍 《首阳山赋》:“且清虚以守神兮,岂慷慨而言之。”《南史·王固传》:“﹝ 王固 ﹞清虚寡欲,居丧以孝闻。” (2).清洁虚空。 宋 罗大经 《鹤林玉露》卷十一:“若疏食菜羹,则肠胃清虚,无滓无秽,是可以养神也。” 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莲香》:“次夜,果出刀圭药啖生。顷刻,洞下三两行,觉臟腑清虚,精神顿爽。” (3).太空;天空。 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勗学》:“令抱翼之凤,奋翮於清虚;项领之骏,聘迹於千里。” 唐 杜甫 《听杨氏歌》诗:“满堂惨不乐,响下清虚里。” 清 李渔 《蜃中楼·授诀》:“若使清虚无障碍,天孙不合阻银河。” 郭沫若 《屈原赋今译·离骚》:“让超迈的精神在清虚中驰骋。” (4).指月宫。 五代 谭用之 《江边秋夕》诗:“七色花虯一声鹤,几时乘兴上清虚。” (5).指风露。 唐 孟郊 《北郭贫居》诗:“欲识贞静操,秋蝉饮清虚。”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,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