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州监县尹多才识,当念吾宗负大名 |
释义 | 州监县尹多才识,当念吾宗负大名林逋 《送马程员外之任乌江》出自宋代林逋《送马程员外之任乌江》:空色青苍寒日明,迟迟携手出柴荆。 注释参考县尹一县的长官。《左传·襄公二十六年》:“此子为 穿封戌 , 方城 外之县尹也。” 唐 韩愈 《燕河南府秀才得生字》诗:“鄙夫忝县尹,愧慄难为情。” 清 黄轩祖 《游梁琐记·易内奇案》:“县尹与 戴 有钱债情,密嘱解和。” 才识才识 (cáishí) 才能与识别力 ability and insight 才识过人吾宗我们的宗族。《左传·僖公五年》:“ 晋 ,吾宗也,岂害我哉?”《三国志·魏志·陈群传》:“ 羣 为儿时, 寔 常奇异之,谓宗人父老曰:‘此儿必兴吾宗。’” 唐 杜甫 《吾宗》诗:“吾宗老孙子,质朴古人风。” 大名(1) [one's formal personal name]∶某人的正式名字 (2) [your name]∶对方名字的敬称 (3) [great reputation]∶显赫的名气 详细解释(1).谓尊崇的名号。《逸周书·谥法》:“是以大行受大名,细行受细名。行出於己,名生於人。” 朱右曾 校释:“名谓号諡。”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:“且壮士不死则已,死即举大名耳,王侯将相寧有种乎!” 司马贞 索隐:“大名谓大名称也。”《新唐书·陆贽传》:“古之人君,德合於天曰‘皇’,合於地曰‘帝’,合於人曰‘王’,父天母地以养人治物,得其宜者曰‘天子’,皆大名也。” (2).谓好名声,大名望。《穀梁传·襄公十九年》:“君不尸小事,臣不专大名。善则称君,过则称己,ze1~1民作让矣。” 唐 韩愈 《与于襄阳书》:“士之能享大名显当世者,莫不有先达之士、负天下之望者,为之前焉。” 元 关汉卿 《谢天香》第四折:“若使他仍前迎新送旧,贤弟,可不辱抹了高才大名!” (3).敬称别人的名字。《水浒传》第二七回:“你夫妻二位,高姓大名,如何知我姓名?”《儒林外史》第二八回:“先生大名,如雷灌耳。” 巴金 《沉落集·沉落》:“我并不崇拜名流,为什么一定要人知道他的大名呢?” (4).人的正名,与字、小名相对。 杨沫 《乡思的朝和暮》:“他的名片上除了正中写着大名和别号外,右上角则是一排越来越多的官衔。” (5).犹总名。《诗·国风》 唐 孔颖达 题解:“《诗》者一部之大名,《国风》者十五国之揔称,不冠於《周南》之上,而退在下者,按 郑 注‘三《礼》’、《周易》、《中侯》、《尚书》,皆大名在下。”参见“ 大题 ”。 章炳麟 《訄书·商鞅》:“法者,制度之大名。”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,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