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上仪三道判,排设十间厅 |
释义 | 上仪三道判,排设十间厅王禹偁 《送寇谏议赴青州》出自宋代王禹偁《送寇谏议赴青州》:表海镇峥嵘,枢臣辍禁庭。 注释参考上仪(1).最高的法则。 汉 班固 《典引》:“洋洋乎若德,帝者之上仪,誥誓所不及已。” 汉 蔡邕 《光武济阳宫碑》:“皇代之遐迹,帝者之上仪,罔不毕举。” (2).隆重的礼节。 汉 班固 《东都赋》:“至乎 永平 之际,重熙而累洽,盛三雍之上仪,脩衮龙之法服。” 宋 韩琦 《辞免祫享加恩第一表》:“讲上仪於宗庙,方成孝饗之能。” (3).崇尚仪节。上,通“ 尚 ”。 汉 扬雄 《剧秦美新》:“夫改定神祇,上仪也。钦修百祀,咸秩也。明堂雍臺,壮观也。九庙长寿,极孝也。” 三道(1).指人子事亲的三种孝道,即生养、死葬和祭祀。《礼记·祭统》:“是故孝子之事亲也,有三道焉:生则养,没则丧,丧毕则祭。” (2).三路。《北史·齐武成帝纪》:“ 周 将 杨忠 ……等二十餘万人,自 恒州 分为三道,杀掠吏人。” (3).指国体、人事、直言。《汉书·晁错传》:“选贤良明於国家之大体,通於人事之终始及能直諫者,各有人数,将以匡朕之不逮,二三大夫之行,当此三道。” 颜师古 注引 张晏 曰:“三道:国体、人事、直言也。” 南朝 齐 王融 《永明九年策秀才文》:“懋陈三道之要,以光四科之首。” (4).三道试题。《新唐书·选举志上》:“答时务策三道。” (5).指古代军事理论上的正道,奇道,伏道。 宋 苏洵 《权书·攻守》:“攻者有三道焉,守者有三道焉。三道:一曰正,二曰奇,三曰伏。” 排设铺设;布置。 宋 王巩 《闻见近录》:“ 寇忠愍 知 永兴军 ,於其诞日,排设如圣节仪。” 元 本 高明 《琵琶记·新进士宴杏园》:“昨日已分付太僕寺掌鞍马的祗候, 洛阳县 管排设的令史,鸣鼓三通,都要到此聚会,听点视。”《平山冷燕》第二回:“到得 玉尺楼 下,只见香案已排设端正,圣旨已供在上面。” 许地山 《狐仙》:“你还是过去看看她们排设得怎样。”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,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