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世人龊龊例卑嘶,枪榆不识南冥飞 |
释义 | 世人龊龊例卑嘶,枪榆不识南冥飞邓肃 《寄德裕县丞》出自宋代邓肃《寄德裕县丞》:世人龊龊例卑嘶,枪榆不识南冥飞。 注释参考世人世人 (shìrén) 世上的人;普通人 common people 世人皆知 自李唐来,世人甚爱牡丹。—— 宋· 周敦颐《爱莲说》龊龊拘谨貌;谨小慎微貌。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:“而 邹 鲁 滨 洙 泗 ,犹有 周公 遗风,俗好儒,备於礼,故其民齪齪。”《新唐书·杜牧传》:“ 牧 刚直有奇节,不为齪齪小谨,敢论列大事,指陈病利尤切至。” 明 李诩 《戒庵老人漫笔·张罗峰》:“故其建立,殊自伟然,不齪齪於末世局面。” 陈三立 《吴董卿大令在扬州见余近句有诗相及赋此酬之》诗:“写忧齪齪拈吟笔,偶尔流传江海间。” 枪榆《庄子·逍遥游》:“蜩与学鳩笑之曰:‘我决起而飞,枪榆枋,时则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,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?’”后因以“枪榆”形容识浅志小,亦借指识浅志小的人。 唐 刘禹锡 《武陵书怀五十韵》:“巢幕方犹鷰,枪榆尚笑鯤。” 明 徐渭 《赠陈君》诗:“小见同 越 鸟,秪入枪榆羣。” 胡韫玉 《嘤求草题词》:“枪榆我自嗤,海运君怀敞。” 不识(1).不知道,不认识。《诗·大雅·皇矣》:“不识不知,顺帝之则。” 郑玄 笺:“其为人不识古,不知今,顺天之法而行之者。” 唐 韩愈 《闵己赋》:“行舟檝而不识四方兮,涉大水之漫漫。” 鲁迅 《<集外集>序言》:“连我自己也诧异那时的我的幼稚,而且近乎不识羞。” (2). 西周 刑法中三种可宽恕的条件之一。指误杀。《周礼·秋官·司刺》:“壹宥曰不识。” 郑玄 注:“识,审也。不审,若今仇讎当报甲,见乙,诚以为甲而杀之者。” 冥飞高飞。比喻人的退隐。 唐 李群玉 《湘阴县送迁客北归》诗:“今日开 汤 网,冥飞亦未迟。” 清 赵翼 《戏咏蛛网》诗:“吞舟会当漏,冥飞詎可弋。”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,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