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蚤得师儒赏识深,明时硕辅尽知音 |
释义 | 蚤得师儒赏识深,明时硕辅尽知音陈宓 《挽高兵部》出自宋代陈宓《挽高兵部》:蚤得师儒赏识深,明时硕辅尽知音。 注释参考师儒(1).古代指教官或学官。《周礼·地官·大司徒》:“四曰联师儒,五曰联朋友。” 郑玄 注:“师儒,乡里教以道艺者。” 宋 叶适 《送陈彦群》诗:“大郡得师儒,高文兴孝秀。” 明 沉德符 《野获编·督抚·郧变》:“自为疏逼 李 上之朝,委罪文吏及师儒,曲为诸弁卒解释。” (2).指儒者、经师。 元 黄溍 《日损斋笔记·辩史》:“殊不知国子太学博士、正録、武学博士、教諭,皆师儒之清选也。” 田北湖 《论文章源流》:“三代相属,师儒讲授,用能出言成章,苟非专门,谓为鄙野,而后文章之道,褒然学术。” 赏识赏识 (shǎngshí) 看中人的才能或了解作品的价值而予以赞赏 esteem;think highly of;appreciate the worth of 这屠维岳也是已故老太爷赏识的人才。—— 茅盾《子夜》明时(1).阐明天时的变化。《易·革》:“君子以治厤明时。” 孔颖达 疏:“脩治厤数以明天时也。” 南朝 梁 陆倕 《新刻漏铭》:“治歷明时,盈缩之度无準。” 明 王守仁 《传习录》卷中:“治歷明时之本,固在于此也。” (2).指政治清明的时代。古时常用以称颂本朝。《隶续·汉沛相范皮阙》:“嗟痛明时, 仲治 旡年。” 三国 魏 曹植 《求自试表》:“志欲自效於明时,立功於圣世。” 严复 《戊戌八月感事》诗:“求治翻为罪,明时误爱才。” 硕辅贤良的辅弼之臣。 晋 皇甫谧 《高士传·挚恂》:“ 永和 中,常博求名儒,公卿荐 恂 行侔 颜閔 ,学拟 仲舒 ,文参 长卿 ,才同 贾谊 ,实瑚璉器也,宜在宗庙,为国硕辅。” 唐 韩愈 《元和圣德诗》:“天锡皇帝,厖臣硕辅,博问遐观,以置左右。” 清 钱谦益 《浙江布政使司右参政李叔元授中大夫制》:“硕辅名卿,往往辈出。” 清 魏源 《默觚下·治篇一》:“为国家得能吏百,不若得硕辅一。” 知音知音 (zhīyīn) 古代伯牙善于弹琴,钟子期善于听琴,能从伯牙的琴声中听出他寄托的心意 a friend keenly appreciative of one’s talents 子期死, 伯牙绝弦,以无知音者。——《列子·汤问》 后来用知音称知己,能赏识的人 知心朋友 intimate friend; bosom friend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,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