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衲僧家,没巴鼻,却唤六双为十二 |
释义 | 衲僧家,没巴鼻,却唤六双为十二释行瑛 《偈十六首》出自宋代释行瑛《偈十六首》:上不见天,下不见地。 注释参考衲僧和尚,僧人。 唐 黄滔 《上李补阙》诗:“諫草封山药,朝衣施衲僧。” 元 萨都剌 《江城玩雪》诗:“舟子迷归寒浦外,衲僧疑在白云间。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二八:“况自此再三十年, 京 已寿登耄耋,更削髮披緇坐此洞中为衲僧耶?” 没巴鼻没来由;无根据;没办法。《朱子语类》卷五三:“且如牕也要糊得在那里教好,不成没巴鼻打坏了。”《水浒传》第四五回:“这廝倒来我面前又説 海闍黎 许多事,説得个没巴鼻。”《平妖传》第四十回:“ 圣姑姑 不得神剑,又失了神刀,好没巴鼻。” 十二(1).十分之二。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:“地方二千里,持戟百万,县隔千里之外, 齐 得十二焉。” 裴骃 集解引 苏林 曰:“十二,得十中之二。” (2).特指税率或利率十分之二。《周礼·地官·载师》:“凡任地……甸稍县都,皆无过十二。” 贾公彦 疏:“皆无过十二者……皆无过十而税二。”《汉书·贡禹传》:“商贾求利,东西南北各用智巧,好衣美食,岁有十二之利,而不出租税。” 颜师古 注:“若有万钱为贾,则获二千之利。” (3).形容数量多或程度深。 南朝 齐 王融 《望成行》:“金城十二重,云气出表里。”参见“十二分。”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,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