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六十二年皮袋,放下了无挂碍 |
释义 | 六十二年皮袋,放下了无挂碍赵希青 《绝命偈》出自宋代赵希青《绝命偈》:六十二年皮袋,放下了无挂碍。 注释参考十二(1).十分之二。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:“地方二千里,持戟百万,县隔千里之外, 齐 得十二焉。” 裴骃 集解引 苏林 曰:“十二,得十中之二。” (2).特指税率或利率十分之二。《周礼·地官·载师》:“凡任地……甸稍县都,皆无过十二。” 贾公彦 疏:“皆无过十二者……皆无过十而税二。”《汉书·贡禹传》:“商贾求利,东西南北各用智巧,好衣美食,岁有十二之利,而不出租税。” 颜师古 注:“若有万钱为贾,则获二千之利。” (3).形容数量多或程度深。 南朝 齐 王融 《望成行》:“金城十二重,云气出表里。”参见“十二分。” 皮袋皮袋 (pídài) 皮制的口袋。常比作人畜的躯体,也称“皮囊” sac made by leather放下放下 (fàngxià) 放在一边或放弃 put down;lay down 号召他们放下武器 从较高位置降到较低位置 pull down 放下百叶窗了无全无;毫无。 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释滞》:“空有疲困之劳,了无錙銖之益也。” 唐 李白 《赠黄山胡公求白鹇》诗序:“自小驯狎,了无惊猜。” 清 袁枚 《新齐谐·山阴风灾》:“二十四日晨起,天气清和,了无变态。” 挂碍挂碍 (guà’ài) 牵挂;惦念 care;concern 心中甚挂碍妻儿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,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