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高林晚叶渐疏明,雨过长安万屋青 |
释义 | 高林晚叶渐疏明,雨过长安万屋青张耒 《局中晚坐》出自宋代张耒《局中晚坐》:高林晚叶渐疏明,雨过长安万屋青。 注释参考晚叶(1).晚年。 南朝 梁 陶弘景 《冥通记》卷一:“世为胄族, 江 左有闻,晚叶彫流,沦胥以瘁。” (2).老叶。 唐 王勃 《秋日宴洛阳序》:“菊照新花,泛轻香於远次;荷凋晚叶,翻翠影於长波。” 唐 李颀 《宋少府东溪泛舟》诗:“晚叶低众色,溼云带残暑。” 疏明亦作“疎明”。1.通达明智。《庄子·应帝王》:“嚮疾强梁,物彻疏明。” 陆德明 释文引 司马彪 曰:“物,事也;彻,通也;事能通而开明也。” 成玄英 疏:“鉴物洞彻,疏通明敏。” 五代 王定保 《唐摭言·知己》:“ 中山 刘颖 士端 ,疎明简畅; 潁川 韩拯 佐元 ,行备而文。” (2).简要明确。 宋 叶适 《法度总论二》:“及 隋 之末年,丧乱蠭起,痈疽溃裂;而 太宗 一旦立法定制,疏明简直,上下易遵。” (3).疏朗透光。 宋 张耒 《局中晚坐》诗:“高林晚叶渐疎明,雨过 长安 万屋青。” 元 刘因 《登武阳》诗:“断虹云淡白,返照雨疎明。” (4).指疏淡的光辉。 宋 朱淑真 《闲步》诗:“乍得好凉宜散步,朦朧新月弄疏明。” 长安[Chang'an] 长安地名始于秦朝,西汉、隋、唐等朝的都城,在今陕西西安一带 详细解释(1).古都城名。 汉高祖 七年(公元前200年)定都于此。此后 东汉 献帝 初、 西晋 愍帝 、 前赵 、 前秦 、 后秦 、 西魏 、 北周 、 隋 、 唐 皆于此定都。 西汉 末绿林、赤眉, 唐 末 黄巢 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也曾建都于此。故城有二: 汉 城筑于 惠帝 时,在今 西安市 西北。 隋 城筑于 文帝 时,号 大兴城 ,故址包有今 西安城 和城东、南、西一带。 唐 末就旧城北部改筑新城,即今 西安城 。 (2). 唐 以后诗文中常用作都城的通称。 唐 李白 《金陵》诗之一:“ 晋 家南渡日,此地旧 长安 。” 宋 周密 《武林旧事·淳熙八年》:“雪却甚好,但恐 长安 有贫者。” 清 龚自珍 《同年冯文江索诗赠行》:“ 冯君 才大行孔修,少年挟策 长安 游。”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,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