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婆婆不在五台山,平地行人作易难 |
释义 | 婆婆不在五台山,平地行人作易难释嗣宗 《颂古二十六首》出自宋代释嗣宗《颂古二十六首》:婆婆不在五台山,平地行人作易难。 注释参考婆婆(1) [husband's mother]∶丈夫的母亲 (2) [grandmother] 〈方〉∶祖母;外祖母 (3) [leader]∶个人或单位的顶头上司 详细解释(1).对老年妇女的尊称。 宋 楼钥 《太硕人潘氏挽词》诗自注:“ 太宗 赐 张文定 齐贤 母詔曰:‘婆婆有福,生得好儿,为国家分忧。’”《儒林外史》第九回:“那老婆婆白髮齐眉,出来向两公子道了万福。” 郭小川 《春暖花开》诗:“婆婆好似 佘太君 ,妇女如同 穆桂英 。” (2).祖母。 唐 权德舆 《祭孙男法延师文》:“翁翁婆婆以乳菓之奠,致祭於九岁孙男 法延师 之灵。” 明 陈汝元 《金莲记·捷报》:“妈妈远征,孩儿固当陪侍;婆婆独守,孙子岂忍抛离?” (3).母亲。 金 董解元 《西厢记诸宫调》卷五:“ 鶯鶯 不忍,以此背婆婆。婆婆知道,除会圣,云雨怎得成合!” (4).丈夫之母。 明 高明 《琵琶记·蔡母嗟儿》:“公公婆婆,媳妇便是亲儿女,劳役事,本分当为。”《儒林外史》第六回:“媳妇住着正屋,婆婆倒住着厢房,天地世间,也没有这个道理。” 丁玲 《母亲》:“大姑奶奶是能干的人,绣花有名的好,又快,又会出花样,可是二十年的媳妇一做,被婆婆压倒了。” (5).妻子。 元 无名氏 《合同文字》楔子:“我那先娶的婆婆可亡化子,这婆婆是我后娶的。” 元 关汉卿 《蝴蝶梦》楔子:“这是我的婆婆,生下三个孩儿,都不肯做农庄生活,只是读书写字。” 周立波 《山乡巨变》上一:“唉,同志不晓得,是我婆婆的主意。” 不在不在 (bùzài) 指不位于或处于某处 be out;be not in 小王不在 我姐姐早不在机房上班上 婉称人去世了 pass away 长征干部大部分都不在了五台山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。在 山西省 五台县 东北。五峰耸峙,峰顶如垒土之台,故称 五台 。主峰北台,海拔3,058米。山无炎暑,又名 清凉山 。 汉 永平 年间,始建寺庙,历代增修,蔚为大观,遂有 文殊 道场之称。简称“五臺”。 元 萨都剌 《送闻师之五台》诗:“ 丹阳 纔洗鉢,又入 五臺 游。” 平地平地 (píngdì) 高度上无显著变化的陆地 flatland 平地 (píngdì) 平整土地 level the ground行人行人 (xíngrén) 步行的人。古指出行的人;出征的人;又作使者的通称 pedestrian 会其行人发露,瓒亦枭夷,故使锋芒错缩,厥图不果。——《三国演义》 行人驻足听。——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 行人弓箭各在腰。——唐· 杜甫《兵车行》 过者问行人 行人但云点行频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,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