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子适挥毫八体具,怒猊渴骥获再眄 |
释义 | 子适挥毫八体具,怒猊渴骥获再眄洪皓 《次彦深韵》出自宋代洪皓《次彦深韵》:德星堂上排家宴,埙篪合奏延群彦。 注释参考挥毫[write or draw with a writing-brush;put pen to paper;wield one's writting brush] 写毛笔字或作画 此君动辄挥毫于人前 挥毫题字 详细解释运笔。谓书写或绘画。 唐 杜甫 《饮中八仙歌》:“ 张旭 三杯草圣传,脱帽露顶王公前,挥毫落纸如云烟。” 宋 王安石 《和王微之登高斋》之三:“挥毫更想能一战,数窘乃见诗人才。”《水浒传》第三九回:“磨得墨浓,蘸得笔饱,去那bai1-1粉壁上挥毫便写。” 鲁迅 《集外集拾遗补编·理惠拉壁画<贫人之夜>说明》:“生地壁画(Fresco)者,乘灰粉未干之际,即须挥毫傅彩,是颇不容易的。” 八体(1).八种书体。 秦 代统一文字,废除不符合 秦 文的六国文字,定书体为大篆、小篆、刻符、虫书、摹印、署书、殳书、隶书八种,谓之“八体”。见 汉 许慎 《说文解字序》。《汉书·艺文志》有《八体六技》。按,大篆、小篆、虫书、隶书是四种字体,其余四种是书的用途。楷书出现后所谓的八体,即古文、大篆、小篆、隶书、飞白,八分、行书、草书。见 唐 张怀瓘 《书断》。后以指书法。 南朝 梁 沉约 《齐故安陆昭王碑文》:“穷六义於怀抱,究八体於毫端。” 清 吴伟业 《题西泠闺咏》之四:“双声宛转连珠格,八体浓纤倒薤看。” (2).指八种文体风格。 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体性》:“若总其归涂,则数穷八体:一曰典雅,二曰远奥,三曰精约,四曰显附,五曰繁縟,六曰壮丽,七曰新奇,八曰轻靡。” 怒猊渴骥猊:狻猊,即狮子;骥:骏马。如愤怒的狮子撬扒石头,口渴的骏马奔向泉水。形容书法遒劲奔放。成语解释猊:狻猊,即狮子;骥:骏马。如愤怒的狮子撬扒石头,口渴的骏马奔向泉水。形容书法遒劲奔放。怒猊渴骥出处《新唐书·徐浩传》:“始,浩父峤之善书,以法授浩,益工。尝书四十二幅屏,八体皆备,草隶尤工,世状其法曰‘怒猊抉石,渴骥奔泉。’云”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,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