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清宁鉴德,和气应之 |
释义 | 清宁鉴德,和气应之佚名 《朝会》出自宋代佚名《朝会》:湛湛露斯,其甘如饴。 注释参考清宁(1).清明宁静。语本《老子》:“昔之得一者,天得一以清,地得一以寧。” 清 黄鷟来 《题杨人庵总戎无著图》诗:“天地贵得一,清寧以定位。” 清 黄景仁 《过钓台》诗:“乾坤自清寧,道不与消长。” (2).指时世太平。《后汉书·光武帝纪下》:“今天下清寧,灵物仍降。” 明 陶宗仪 《辍耕录·醋钵儿》:“四海清寧未有期,诸公衮衮正当时。” (3).清静,安静。 晋 干宝 《搜神记》卷十八:“由此大富,宅遂清寧。”《清平山堂话本·快嘴李翠莲记》:“阿弥陀佛念几声,耳伴清寧到零利。” 郭沫若 《文艺论集·论中德文化书》:“然而自然界之秩序,永远保持数学的谨严,那又是何等清宁的状态。” 气应(1).指神的昭示。《汉书·石奋传》:“乃者封 泰山 ,皇天嘉况,神物并见。朕方答气应,未能承意。” 颜师古 注:“言自修整,以报瑞应,恐未承顺上天之意。” (2).气息相应。 唐 韩愈 《明水赋》:“德协于坎,同类则感;形藏在空,气应则通。”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收录1526444个古诗文名句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诗词名句的赏析及注释,是古诗文学习的有利工具。